當日上午9點,苗侗醫藥文化街開市儀式在凱里苗侗風情園舉行,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羅杰同志致歡迎辭,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會長許志仁同志宣讀“苗侗醫藥養生之鄉”的批復并授牌。省衛計委副主任、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楊洪在儀式上表示,:“苗侗醫藥文化街的創建,將有利于我省民族醫藥品牌的打造,民族醫藥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提升以及衛生與健康事業的發展。”黔東南州委常委、凱里市委書記張淼與州人民政府副州長劉曉春同志共同祝愿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據了解,此次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打造中國“苗侗醫藥養生之鄉——凱里”城市品牌,不斷增強苗侗醫藥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推動苗侗醫藥及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使苗侗醫藥產業做大做強,成為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該街位于凱里民族風情園B區,內有中醫館、苗醫館、侗醫館、各民族醫藥交流中心,其中九節茶藥制作工藝非遺傳承人張樹發,自小跟隨父親學習苗族醫藥理論知識,如今的期望是將九節茶的文化和技藝用文字記錄的方式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他說:“現在只要有客人來,我都會拿九節茶來招待他們,幫助他們祛除疲勞,順便講講九節茶的淵源。”
走在醫藥街上,記者看到了有當街體驗醫師按摩手法的市民、許多長相奇葩的藥材、古色古香的藥材鋪,以及來自西江的“藥王”。而對于醫藥街的搬遷,學中醫的李女士則表示:“現在的醫藥街更集中了,感覺很好,對我來說要過來買藥更方便,也多了個向這些賣藥的人學習的機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