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河大橋航拍 劉龍攝
麻江聯絡線航拍 劉龍 攝
5月7日,驕陽似火,室外溫度高達35℃,在凱里環高項目高沖隧道處施工現場,攤鋪機剛在路面上鋪下瀝青,緊隨其后的施工人員立馬上前用鐵鍬把不均勻的地方填補均勻。瀝青溫度高達130℃,在鐵鍬的翻動下滋滋作響,冒著白煙。數臺壓路機來回穿梭,初壓、復壓、終壓,使接縫處平順而密實。隨著項目二期工程的進場,標志著凱里環高項目離通車時間越來越近。
馬場坪互通航拍 劉龍 攝
在凱里環高項目高沖隧道內,七分部安監總監蒿永強正在現場指導工人施工。隨著一期土建工程的相繼完工,包含機電、油面、交安綠化等在內的二期工程陸續進場。“去年十月份七分部進場進行施工,受疫情影響整個工期大概延后了兩個月時間,目前進入施工高峰期,同時我們對工序進行了一些調整,已完成工程量的20%左右。”蒿永強介紹,根據項目通車安排和整體均衡化推進的要求,七分部的工人們雨天在隧道內作業,天干露天作業,確保不誤工。
七分部安監總監蒿永強(右)在現場指導工人施工
團隊精神、以身作則、全員參與……這樣的項目建設管理理念在老山河大橋施工現場體現得淋漓盡致。
5月2日早晨6點,經過4個多小時的混凝土澆筑,由凱里環高二分部承建的老山河大橋剛構橋左幅順利合攏,這是凱環項目首座完成單幅合攏任務的剛構橋。
架設在青山間的老山河大橋
合攏段施工是剛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其施工質量對成橋的質量有著較大影響。為確保合攏段施工內實外美,二分部一手抓疫情,一手抓生產,提前做好合攏段施工前技術、質量、安全交底工作,項目經理帶隊現場指導施工;現場提前做好近期氣溫變化規律測量記錄,確定適宜澆筑時間段;按照“技術+質量+安全+物資+現場”原則細化責任分工,全程盯控澆筑現場,澆筑中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質量,澆筑完成后及時進行養生,確保橋梁施工質量。此次合攏段的順利合攏解決了老山河大橋左幅剛構橋施工的“關鍵難題”,為搶通橋梁左幅,從而為瀝青攤鋪等后續施工打通了“生命線”,打響凱環項目“大干100天”勞動競賽“第一槍”。
凱里環高項目二分部副總經理梁志強在介紹老山河大橋相關情況
“剩余的右幅合攏段正在緊張有序施工中,計劃6月底整個橋梁完成合攏。”二分部副總經理梁志強說。
據了解,凱里環城高速公路北段項目全線共有清水江大橋、老山河大橋、羊老河特大橋3座剛構橋。老山河大橋左右幅全長均為633.6米,為全線控制性橋梁之一,橋梁8號主墩墩身高81米,此次澆筑的橋梁左幅邊跨合攏段長2米,梁高3.4米,橋面寬度12.75米,底板寬7米,翼緣懸臂長2.875米,頂板厚30厘米,底板厚32厘米,腹板寬度50厘米,設計澆筑C55混凝土23.1立方米。
攤鋪機在作業
凱里環城高速公路北段是《貴州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加密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快黔中經濟區建設、支撐凱里—麻江—福泉同城化和新型工業化發展,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網絡,促進凱里市過境交通流轉換和城區間銜接更加便捷高效,對凱里市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項目線路全長73.1公里,橋隧比為56%。主線起點位于凱里市三棵樹鎮,設樞紐互通與已建滬昆高速銜接,期間經過九寨、翁稍、虎莊、萬潮、爐山、鳳山等主要城鎮,終點連接福泉市已建成通車的甕馬高速馬場坪互通。麻江聯絡線起點為爐碧互通,經碧波至隆昌與滬昆高速凱里至麻江段連接。
工人在隧道內作業
“項目合同工期是2020年9月30日建成通車,目前我們在全線開展‘大干100天’的勞動競賽,爭取在7月30日具備通車條件,盡量提前通車,向黔東南州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凱里環高總包部副書記孫少華介紹,該項目在現有凱里市東西南北和凱里收費站的基礎上新增七個收費站,意味著凱里市境內又有七個地方可以非常便捷的出入凱環高速,能夠有效的緩解城區交通壓力。
施工人員用鐵鍬把不均勻的地方填補均勻
2017年10月30日,凱里環城高速公路北段開工建設。
2020年1月18日,全線最長且施工難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新街隧道雙幅順利貫通。
2020年5月2日,老山河大橋剛構橋左幅順利合攏,這是凱環項目首座完成單幅合攏任務的剛構橋。
……
數臺壓路機來回穿梭作業
秀色看不盡,匠心鑄通途。據了解,凱里環城高速首先實施北環線的建設,隨后啟動南線建設,兩線合攏連接后,就會形成以凱里城市為中心的空間大環繞,同時形成一道與青山、綠水、藍天交相輝映的風景線,非常壯觀。(凌忠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