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多萬購買的商鋪,近3年了辦不了證,錢也遲遲沒法退。近日,凱里市北京西路21號“清江休閑購物廣場”項目開發商貴州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將凱里清江休閑廣場負一樓商鋪進行抵押后,刻意隱瞞所售商鋪已被抵押的實情,在“清江休閑購物廣場”一樓設商鋪營銷中心大張旗鼓向社會公開銷售該項目負一層鋪位近7個月,百名業主維權無果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開發商此舉是否違法?相關部門是否存在監管失職?百名業主能否追回血汗錢?
市民楊女士向記者反映,2019年4月至10月,貴州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在“清江休閑購物廣場”一樓設商鋪營銷中心,公示了“C區銷控圖”、“A區銷控圖”等展圖,同時擺出了銷控圖上各商鋪對應的商鋪號、面積、單價、總價等材料向社會公開銷售該項目負一層鋪位,先后有106戶買受人與華宇置業公司簽訂商品房認購合同,并一次性全額付清商鋪房款25842262元。但時至今日,該公司只開具收款收據,并未開具商品房銷售正式發票,并一再推諉,導致百余位買受人至今無法到相關部門進行購房合同備案。
記者從楊女士等人與貴州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簽署的商品房認購合同中看到,其中一戶業主簽訂的商品房合同約定產權登記的建筑面積為6.3平方米,按照建筑面積計算,該商品房總價款為122220元, 土地使用年限為2012年5月4日起至2052年5月3日止;合同中的第三條抵押情況顯示,與該商品房有關的抵押情況為該商品房占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未設定抵押;第四條租賃情況中,該商品房為現房,甲方也就是貴州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已將該商品房出租,租賃期限自2019年5月19日起至2024年5月18日止,業主將商鋪委托給開發商貴州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的商貿公司經營,并簽訂了委托經營管理合同,合同約定按期給業主付租金,但商貿公司給了一年租金后,至今再未付給業主租金。
“我們帶著當初簽署的合同去相關部門咨詢辦理商鋪產權證,查詢才知道我們的合同屬于認購合同,沒有我們的鋪號根本查不出來,6月10號經過多方查詢才知道我們的鋪面早就被抵押了。”市民楊女士告訴記者,今年 4月,自己和一同購買商鋪的其他業主一同去貴州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咨詢租金問題。該公司財務工作人員以疫情期間暫時沒有房租付給業主為由進行推諉,楊女士眾人暫時接受了這一說辭。
今年5月底,楊女士一行再次前往該公司咨詢商鋪返租金問題,豈料被該公司工作人員告知,董事長魏國華涉嫌經濟犯罪,貴州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的資產被凍結了,沒有租金支付業主。
6月,楊女士一行攜帶合同再次前往相關部門查詢鋪面狀態,但因合同屬認購合同,需提供商鋪號方可查詢。6月7日,楊女士一行前往相關部門反映情況被告知,貴州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確將負一樓的部分商鋪抵押給了楊玉魁(楊老六)涉黑惡勢力犯罪集團鑫鼎小貸公司,并建議業主向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反應情況。
“現在合力超市租賃經營的那一塊確實抵押給了楊玉魁(楊老六)涉黑惡勢力犯罪集團的鑫鼎小貸公司了,但不是全部抵押,是東一塊西一塊的。”貴州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伍海峰告訴業主,而后,業主前往相關部門咨詢目前合力超市租賃經營地塊相關情況時,更加證實了早在2018年11月,貴州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便將凱里清江休閑廣場負一樓A區(含C區)商鋪抵押給楊玉魁(楊老六)涉黑惡勢力犯罪集團的鑫鼎小貸公司,該公司董事長魏國華等人隱瞞抵押事實,又于2019年4月至5月將商鋪出售給106戶業主的事實。
“他們這是一鋪兩賣啊!太黑心了,我們被騙了這么久!”今年8月30日,剛剛從相關部門獲得所購商鋪鋪號的業主們再次查詢鋪面狀態,通過此次查詢才得知,所購商鋪早已不是抵押狀態,早在今年四月就已全部解封歸于涉黑惡勢力犯罪集團的鑫鼎小貸公司楊玉魁(楊老六)名下,這個結果讓在場業主為之震驚。
抵押商鋪,隱瞞消費者進行二次銷售,一鋪兩賣是否構成了對業主的利益侵犯?是否觸犯了法律?從開發商自制的銷售圖來看,銷售面積不小,涉及利益過千萬。
在業主與貴州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簽署的商品房認購合同中的第八章房屋登記中明確說明了關于產權登記的約定:
1、甲方(貴州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承諾本協議簽訂后2024年12月30日之內為乙方辦理房屋權屬登記,若甲方須要順延一年,則乙方無條件同意,若甲方未要求順延一年則按原定日期處理;
2、在合同約定期限到期時,若因甲方原因導致房屋權屬登記事宜無法辦理,雙方均可解除合同,甲方需在本合同解除后30個工作日之內退還乙方已繳納房款并支付乙方違約金(違約金計算方式為乙方已交房款總額的百分之一),但由于政府部門的政策及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無法及時辦理相關房屋權屬登記的情形不屬于甲方違約。如甲方超過60個工作日之內還未退還乙方已繳納房款,則甲方需支付乙方違約金(違約金計算方式為乙方已交房款總額的百分之三,若甲方超過90個工作日按已交房款總額的百分之五,超過120個工作日按已交房款總額的百分之十)。
為此,廣大業主多次找到該公司負責人交涉解決方案,業主陸續找到多個部門尋求幫助。“該還錢就還錢,該賠償就賠償,該辦證辦證。”業主告訴記者,相關領導總是以口頭形式督促凱里市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作為,并未起到實效。“辦證已經是辦不了了,已經被抵押出去了,并且被抵押人在房產局有預告登記。”業主說,其他幾個部門都是搪塞過去。今年6月以來,凱里市相關部門領導多次就清江廣場業主反映辦理不動產證和返租等信訪問題進行協調。
“我們對貴州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已經不信任了。”調解期間,該公司負責人多次變更賠償方案,曾許諾會退還業主購鋪款以及進行相應損失賠償,拿其他能辦證的商鋪進行置換,但最后都不了了之。事隔三四個月,貴州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一直進行口頭調解,未給出具體解決方案。
凱里市相關部門協同凱里市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與業主進行了協商,均認為以1:1的面積比例進行置換(即負一樓置換一樓)合情合理,沒有問題。但凱里市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表示需在9月6日開股東大會之后才能決定。
2021年9月7日上午,業主前往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等待答復時,該公司表示不愿意與業主按照1:1的面積進行置換,甚至還動手將業主代表打傷住院。
為此,業主們不免猜測:“貴州華宇國景置業有限公司是否存在官商勾結?魏國華涉黑背后是否有“保護傘?106戶業主背后就是106個家庭,記者了解到,這些業主中,購買鋪面最多的高達11個,總價值上百萬。都是大家將多年一分一厘攢下的血汗錢,再加上東拼西湊,甚至向銀行貸款或者民間借貸,才得以向華宇置業公司購買了商鋪。106 個家庭,幾百人的生計,有的用養老錢買鋪,希望以鋪養老;有的舉債買鋪,希望以鋪養家,有的躺在病床,急盼商鋪產生收益救命....百名業主維權之路何時到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