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南花苗寨
凱麻高速西站 單洪根 攝
建設前原貌 林剛 攝
爐山工業園區景觀
實施城鎮化戰略融入黔中經濟區
在凱里采訪,有道“風景”頗為引人矚目:在凱里城邊的清水江,一座大橋橫江而過連接正在施工的大道,這條路沿江邊而上,直達上游麻江縣的下司鎮……
這道“風景”顯然對我們觀察凱里市大手筆推進城鎮化發展有借鑒意義,這可以讓我們看到,今天的凱里城市正以建設獨具苗侗特色的國際濱江旅游城市為目標,按照“拉開架構、軸向延伸、兩翼拓展、提升中心”的基本思路,將建成貴州東部區域性中心城市。
如今,凱里市城市建筑面積已達50平方公里,城鎮率達63%。這之中變化最大的是,城鎮化建設成效顯著,城市人口不斷擴大,城市化率不斷提升,與此同時,人民幸福指數不斷提高,在去年因此獲得“中國十佳風貌城市”和“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等稱號。
凱里城市的不斷拓展、延伸,加強了凱里市與廈蓉、滬昆高速公路以及貴廣、長昆快速鐵路沿線貴定、龍里等節點城鎮的聯系,構筑貴陽—都勻—凱里城鎮聚合軸。
凱里—麻江城市的發展目標就是要成為一個120萬人口規模的大城市,成為貴州東部區域性中心城市。
這思路,來自于黔東南州州委書記廖少華提出的“四圈一區”區域戰略分工,按這思路,凱里被定位為“凱里城市經濟圈”,也就是所說的“大凱里”,目的就是謀求凱里城市經濟圈與州域其余經濟單元的協同發展。
以此為定位,怎樣建設“大凱里”?規劃上的切入點彰顯著決策者們的氣魄。在這里,凱里市的亮點令人矚目。
在此,他們先后完成《凱里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凱里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2007—2025)》、《凱里市巴拉河鄉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05—2020)、《香爐山蚩尤陵園總體規劃》、《香爐山民族文化園旅游發展專項規劃》、《巴拉河鄉村旅游專項規劃》、《石仙山公園旅游發展專項規劃》、《香爐山蚩尤陵園修建性詳細規劃》等一批重點規劃的編制,確立了“獨具原生態苗侗特色的國際濱江旅游城市”的發展戰略。
這些規劃,通過成功舉辦和承辦北京奧運火炬傳遞、貴州第三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凱里原生態民族文化藝術節、凱里甘囊香國際蘆笙節、中國貴州黔東南超100公里跑國際挑戰賽等大型節慶活動,使城市品牌不斷得到提升。
具體實施中,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發展理念始終貫穿其中,按說“退二進三”后,在城市中置換出來的土地是非常金貴的,但凱里都是拿出了適當比例的土地資源來實施“反哺社會工程”、“提升幸福工程”,在原來貴州奮達工業有限公司的舊址上,記者采訪中看到的將不再是建新企業和房地產開發,而是將投資1000萬元建設一個約為40畝的城市休閑廣場。
規劃建設城鄉統籌示范區,把“新型工業化、特色城市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作為實現跨越發展的主路徑和主引擎,促進城鄉各類要素自由流通,在這點上,正在建設中的爐山鎮和其工業園區有著巨大的示范意義。
建設文化旅游展示區,挖掘開發以苗侗民族文化為核心的特色文化,展示其獨特魅力,已列入規劃的香爐山蚩尤文化園,就是一個準備將其打造成為中華民族子孫尋根祭祖、敬仰始祖的勝地。還有正在打造的凱里民族風情園、西出口民族文化園和巴拉河旅游示范帶,無不顯示未來民族風情體驗游的品牌。
作為極具苗侗民族文化特色的國際旅游城市,規劃建設中國凱里銀飾博覽城對于提升凱里市乃至全州旅游品位具有重要意義。為此,規劃打造一個集“研發、生產、銷售、展示、接待、游樂”于一體,服務周邊、輻射全國、影響海外的展現苗侗民俗文化及傳統手工藝的民族產業園,必將使人們對黔東南原生態文化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和了解,豐富凱里作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文化內涵。
鼓勵民族企業培育民族文化創意產業,支持各類旅游商品生產企業和民間能工巧匠進行產品創意設計和革新,培育具有苗侗民族文化特色的動漫產業,打造全國獨具特色動漫產業基地的設想已在規劃中。
眼前,投資37億元的濱江道路系統工程,將改變凱里不沿江城市的面貌,一個美麗的濱江城市即將出現,同時,以巴拉河自然生態優勢構成的寨瓦、懷恩堡、南花及季刀等區域,將布局成集商業、休閑度假和文化娛樂為一體的民族風情旅游景區,成為了凱里中心城區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國際旅游組織規劃實施鄉村旅游的示范基地,也是被農業部作為全國示范基地。
今天,以工業化積聚力量,大力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凱里市成為黔東經濟聚集、商貿物流、特色文化和專業會展中心,成為貴州省東部現代產業聚集區、擴大開放先行區、城鄉統籌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文化旅游展示區、社會建設模范區,這樣的前景已經不遠,一個富裕、文明、和諧、幸福的新凱里日漸顯現。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